解密《道德经》---(1,2章)

2010-08-28

有感于过去2500年里世人对《道德经》的解译实在偏差太大,决定将我过去几年里对《道德经》的解读写成一书。在写的过程中有得意之处便耐不住想要马上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前面的一篇“《道德经》---相对主义的极品”是该书的前言后语的初稿合起来而成的一文,现在将该书的前两章也拿来与读者见面。
第 一 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简评:
这一章讲的是人们认识道的过程的特点。因为这一章的第一句六个字里有三个道字,很多人误以为这一章是在讲什么是道。

逐句解读: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解读:
可以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道本身。

原文:
名可名,非常名。
解读:
(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呢?因为所有的说出来的道都取决于语言,而语言的基本元素就是名字:名词是不同物的名字,动词是动作的名字,形容词是状态程度的名字等,而)所有的人们可以说得出的名字都不是永恒的名字。

原文: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解读:
(为什么“名可名,非常名”呢?因为所有的名字都是人给起的,在人们没有起名字之前,世界上原本没有名字。换句话说,就是)在有了天地而没有人类文明的时候,一切都是没有名字的,而我们认识万物都是从给他们一一起名开始的。(当然,既然名字是人们给起的,人们也就可以更改名字,而且不同的人还可以给同一对象起不同的名字。所以,“名可名,非常名”不但是指任何名字都不是从来就有的,是有起始的,而且指任何名字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版本。进一步引申,便可得出所有的语言的含义都可能处在不断的发展进化之中的论断。)

原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读:
(那么人们是如何来给万物起名的呢?对万物中的每一样,人们都是先感觉到没有名字的物的存在,然后再给那个物起名,一旦给一个物起了名,人们就不但可以认清那个物的细节特征,而且可以找出人们对这个物的认识的局限来。这里要注意几点:首先这里的“徼”是边界或局限的意思;这里的“万物”并非只是今天的物理学所研究的称得出重量的万物,而是包括象文字,家庭,国家,武术等等一切人们能够意识到的天地间的客观存在。把这里的解释换句话说,就是)对于没有名字的一切(即常无),我们通过对那一切所发生的效用(光,热,味等的效用或抽象的社会逻辑效用等)的感觉来意识到那一切的存在;当给那些存在起了名字之后,人们便能更好地从那些存在的轮廓及细节来认识它们,人们同时也能发现对它们的语言描述的局限(徼)。

原文: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解读:
不管是无名时人们感觉到的,还是人们通过名字认识到的,都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特性的了解,区别只是有无名而已,而这些客观存在的特性都可被称之为玄(玄具有深远的意思,这里用玄来表示存在的特性具有类似于西方哲学里用本质来对比表象的作用,是在突出人们常需要透过表面的现象来认识存在的内在特性这一点)。

原文: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读:
(既然道可道,非常道,而名可名,非常名,而且只要人们给出了对一个物的描述,人们就可以找出那个描述的局限性也就是不足之处,即“常有,欲以观其徼”,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万物呢?答案是我们只有不断地从对未知的感觉中,即从“常无”的“妙”中,和对已知的不足之处的认识中,即对“常有”的“徼”的认识中,来不断地了解万物的特性。也就是说)认识了一个玄之后,再认识下一个玄,这才是认识天地间的一切奥妙的途径(门)。

全章白话翻译:
可以说出来的道都不是永恒的道本身。所有的人们可以说得出的名字都不是永恒的名字。在有了天地而没有人类文明的时候,一切都是没有名字的,而我们认识万物都是从给他们一一起名开始的。对于没有名字的一切,我们通过对那一切所发生的效用的感觉来意识到那一切的存在;只有当给那些存在起了名字之后,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那些存在的细节以及人们对它们的语言描述的局限。不管是无名时人们感觉到的,还是人们通过名字认识到的,都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特性的了解,区别只是有无名而已,而这些客观存在的特性都可被称之为玄。认识了一个玄之后,再认识下一个玄,这才是认识天地间的一切奥妙的途径。

讨论 :
这一章是老子的真理观的总括,它不但指出了人们所认识的真理都是相对的,而且为我们勾画出了人们从无到有地认识真理的一个普适的过程。其中的“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非常形象地告诉我们人们学习认识客观的两个很重要的方面:1)对于任何事物当我们已经能用语言来描述它的时候,人们就能找出我们的语言描述中的局限。指出这一点的本身其实就已经表明了真理是可以不断深入发展的,为后面的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作了逻辑上的铺垫。而这种真理发展观在西方也是两千来年之后才逐渐形成的。2)这句话也为我们指出了认识事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技巧:从事物的局限来认识事物。我们平时学习时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掌握对象的核心内容或主要特征来了解熟悉对象;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一种通常是某领域中的熟手专家才运用的方法,即通过对象所适用的极限情况来掌握对象。比如,当学习一种游戏的时候,你通常需要了解两点,一是你应该怎么做,二是你怎么就会犯规。这种具有解构主义色彩的学习方法虽然听起来简单,却是在后现代时期才被人们普遍地从哲学理论上认识到的。



第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简评:
这一章是接着第一章的真理相对观来谈价值相对观,自然相对观,关于有无的心理相对性等。

人类的一切理性文明都是建立在好坏二字之上,从这两个字出发演绎出无限的善恶美丑的情节来。今天人们所谈论的所谓的相对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意义:一是真理的相对性,另一是伦理的相对性。这两者之间又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不论是真理的相对性还是伦理的相对性,都是建立在好与坏的概念之上的。对于真理的相对性来说,好与坏的诠释就是对与错,而对于伦理的相对性来说,好与坏的诠释就是善恶与美丑。而伦理的相对性又可称为相对价值观。

在人类对存在的认识中,一切存在可分为自然与超自然,而自然的部分包括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与社会这两部分。所以,在信仰与神学的领域之外,真理包括了关于自然的真理与关于社会的真理,而关于社会的真理的一个主要部分是人的思维感觉和欲望的真理。


逐句解读: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解读:
天下人之所以能够认识到什么是美好的,是因为有丑恶的在做对比;人们之所以知道什么是善良的,是因为有不善良的在作对比。
原文: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解读:
有可以成为无,无也可以变为有,难与易,长与短也是相对而言,高与下也是因为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形成的对高度的知觉,人们之所以能够从声音中感受韵律,理解意思是因为存在着不同的音色音量(比如,我们很难从鸟语中听出我们人类语言能够表达的丰富意思,这是因为每只鸟所发出声音尽管好听,但是过于简单单调),而前与后是相随相伴的,因为有前必有后,永远如此。
原文: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解读:
所以圣人不随己意刻意作为,在教导人的时候,重在通过对比让人明白世间的道理,而不是简单地说教,企望用有限的语言来表达无法把握的道理。
原文: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
做事不求标新立异,生产而不图占有;作为但不依恃自己的作为,有功之后并不居功;正因为不贪图占有,所以不会觉得失去所占有的。
全章白话翻译:

天下人之所以能够认识到什么是美好的,是因为有丑恶的在做对比;人们之所以知道什么是善良的,是因为有不善良的在作对比。有可以成为无,无也可以变为有,难与易,长与短也是相对而言,高与下也是因为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形成的对高度的知觉,人们之所以能够从声音中感受韵律,理解意思是因为存在着不同的音色音量,而前与后是永远相随相伴的,因为有前必有后。所以圣人不随己意刻意作为,在教导人的时候,重在通过对比让人明白世间的道理,而不是简单地说教,企望用有限的语言来表达无法把握的道理。做事不求标新立异,生产而不图占有;作为但不依恃自己的作为,有功之后并不居功;正因为不贪图占有,所以不会觉得失去所占有的。
讨论:
这一章从它的内容来看明显地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到“恒也”,其余的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又分为两小部分,第一小部分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两句,其余的为第二小部分。其中第一小部分是接第一章所阐述的相对真理观来提出老子的相对善恶观也可以说是相对价值观;第二小部分则为老子的自然相对观的一部分。而整个第二章的第二部分是对第二章第一部分的相对性分析的运用。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句话与第一章及第二章的第一部分的关联在于:既然对于人的认识来说不存在绝对的完美,那么人们就不应该自以为是地随意而为,也不要试图用简单的语言来教导人们。而“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比照着前面表达自然相对观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句话来表达对于人类在有与无这点上的心理相对观或主观相对论。


从《道德经》的前两章的解读中我们会非常惊奇地发现,老子在《道德经》的前两章的写作中的思路逻辑非常清晰,从真理观到价值观,从自然相对性到心理相对性,从客观存在的特点(即道)到人们应该如何顺应这客观的特点(道),把原本极大极深的问题用非常简单的语言进行了非常清晰的逻辑安排和论述。实在令人感叹再感叹:这样的妙笔居然被人类误解了2500来年,更别提在老子本人所在的年代,这样的思维恐怕是远远超出了当时同时代人的水平。

难怪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章中感叹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是在纳闷为什么自己觉得那么简单的道理说出来别人也还是听不懂呢?。。。。。。。我也挺纳闷的:)


谢谢阅读 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ad More


大众点评

点评内容:
  点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