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老子的社会逻辑概论

2010-06-19

通常认为,《道德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道经》其开篇第一章就是整本《道德经》的第一章,第二部分是《德经》其开篇是整本《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

我在“解密《道德经》第一章”中提到《道德经》第一章是老子的真理观的集中表述。在那里老子提出了“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论上的论断。如果我们要把人类的文化做一个最简单的二元分类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哲学类(包含科学,数学等)和艺术(包含绘画,音乐,行为艺术,甚至语言艺术等)类。这两类的最基本的区别是哲学是建立在明确的语言的基础之上的,而艺术则是非语言的文化(其中语言艺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特例,它既以语言为基本内容,又超出具体的语言内容)。我们做事情通常都会用到具有明确的语言基础的逻辑思维,也会根据个人品味的不同而选择具体的方式使得结果有着不同的美观(丑恶也属于一种特殊的美观)的表现。也就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带有一定的哲学特征和艺术特征,而哲学的语言思维和艺术的非语言思维正是老子所说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在文化层次上的两个不同范畴的表现。

可以说老子这样的真理观和认识论比基于古希腊文明的西方哲学在时间上早了许多。西方哲学是进入后现代以后才明确意识到思维对于语言的依赖和解构在认识论及真理观上的重要性。可惜的是,我们其实并不能非常理直气壮地将《道德经》第一章中的这些极具价值的思想称为中国文化,这是因为这些思想在过去的2500年里并没有被中国的主流社会所理解,更没有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与《道经》的开篇相比,被称为《德经》的开篇的《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所揭示的社会逻辑的层面恐怕要更深更广,而且在过去的2500年里被埋没曲解得也更为严重得多。

我们先来看一下《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人们在解译《道德经》时产生重大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往往是按照现代生活词汇中的道德一词的含义来理解《道德经》中的德的意思。从我在本系列的第一篇对《道德经》的第二十八章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老子的心目中的德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日常用语中所说的道德的含义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而在上面列出的《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中我们则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出老子所说的德其实是“道的表现形式或道的物化形式(即英文所说的manifestation)”的意思,而我们现在日常用语中所说的道德常常是更接近于老子在这一章所说的“下德”。

下面我对照着原文来逐段地解读一下《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
解读:上德不拘泥于具体的社会形式,所以更好地表现了道的本质;下德拘泥于具体的社会文化形式,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道的本质。上德不按照人的意愿刻意而为所以避免了很多无谓的作为;下德(离道)而为所以总需忙碌作为。出于真正的仁心(上仁)而有所作为的时候是不需要特别努力要求自己的;出于责任心(上义)而作为的时候需要提醒自己守住义字。而出于礼节(上礼)来帮助人的时候,如果对方不回应自己,则会伸出手去教训对方来守礼。

原文:故失道而後德,
解读:所以说,我们所有的行为的表现(德)其实都是偏离了天道的。我这里所说的“行为”是一种广义的“行为”,它也包括了对道的认识---这又回到了《道德经》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但是,我们的行为和认识仍然可以接近道的本质,在天道的制约和限定下,而表现出好的德性来。这里要注意一点: 从《道德经》通篇看来,在老子心目中,人的作为不属于天道本身,因此这里所说的德也包括了由人的作为而产生的社会体系和文化,也就是说尽管我们今天的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属于老子所说的天道的范围,我们今天的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有很多属于老子所说的德的范围。

原文:失德而後仁,
解读:这句话涉及到较深的社会逻辑意义,它的基本意思是当社会逻辑和秩序以及自然的资源出现问题(无法顺畅地满足大家的需要和利益)时,我们彼此之间需要有仁爱之心。

原文:失仁而後义,
解读:我们人类的爱心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当我们爱心不足的时候就需要有责任心来彼此帮助。这里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夫妻两个人彼此之间的爱情已经淡漠了,但是并不等于说就可以各自到外面去寻找新欢,因为只要两个人之间的婚姻关系还在,彼此之间就有责任忠诚于对方。

原文: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解读:我们人类的责任心也是很有限的,在人们彼此之间缺乏责任心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社会的规范(礼)来约束大家。这里的社会规范当然也包括法律等暴力手段在内了。所以说,当人群中不得不通过社会规范来彼此约束的时候,说明彼此之间的忠信已经出现问题,而且很可能就要出乱子了。

可见“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句话既描写出了现实逐渐偏离天道的次序,也揭示出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层次特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句话的社会学意义。

我们可以假设有一群人在一起,理想的情况是,彼此之间极其默契,谁有什么需要不用说大家就帮他解决,没有特别需要时大家都天人合一地共创美好世界。可惜这种理想世界在需要吃饭喝水的凡人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失道);

所以我们的世界需要有一定秩序,如果这个秩序非常美好,人人也都非常自觉地遵守秩序,而且总是丰衣足食,那么大家也都会彼此相安无事。可惜这种状况即便存在,也是在非常有限的时间段和非常有限的人群范围内的(失德);

既失道又失德的一个直接的逻辑结论就是我们无法完全依靠合理的社会制度以及完全遵纪守法的社会行为来满足每个人的生存需要。既然这样,我们彼此之间就需要有爱心。但是很显然,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只会有非常有限的几个人或一些人让他(她)感受得发自他(她)自己内心的爱(失仁);

但是,不能说对于不那么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真爱的人我们就不去考虑他们的利益和需要了,我们就不要去帮助他们了,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其实,在生活中在很多时候,我们对很多人虽然激发不出发自内心的真爱,却仍然会感到很强的责任心来。中国甚至有句古话叫“为朋友两肋插刀”,而那些朋友之间未必就有什么真爱,但是一种责任心使他们觉得在一定的时候仍然需要为了朋友在让自己的两肋插上刀子。可是,很显然,我们不是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对整个世界都负有责任的。能让大多数人感到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的范围其实也是很有限的(失义);

对于在大家的爱心和责任心范围之外的社会来说,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礼)。而社会规范的约束力其实并没有爱心和责任心来得有效,所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原文: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读:用道的知识来预测未来的人只是利用了道的光华,而本身可能是愚昧的开始(可见老子不主张用道来算命)。所以大丈夫处事讲究厚实,不选择浅薄和虚华。
.........
总的来说,《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内容比较抽象,涵盖面极广,所以一直成为解读《道德经》的一个难点。我这里也只从某个角度讨论了其中的含义,我在“细解失道而后德”一文中曾对“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句话的一些很多其它的深刻的社会逻辑含义进行过讨论,该文登在香港的《人文月刊》第165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一下那篇文章。另外,大家在理解了《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后,对于《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的理解也会相对容易一些。

从上面对原文的解读中大家也可以看出,在我们所生活的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中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而且深刻的社会逻辑,可惜的是源自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没有意识到这些极为重要的社会逻辑,因而今天主要基于西方社会文化(马克思主义也来自西方)的中国社会对于这些深刻的社会逻辑也缺乏认识。当然,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2500年来人们就没有很好地理解过《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


谢谢阅读 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ad More


大众点评

点评内容:
  点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