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道德经》---第17章
2010-09-18
第 十 七 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简评:
老子这里阐述与他的无为思想一致的关于社会地位的价值观。这一章比较容易引起争议或引起误解的恐怕是第一句“太上,不知有之。”从这一句的字面意思来看,很容易让人得出要逃避现实的结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除非一个人从来不作为或运气好从来不会遭遇任何矛盾,否则,如果他既要做到象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又要不回避矛盾的话,哪怕他不想让别人知道,就客观效果来说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历来就有人把老子的无为解读为什么都不做,而本章的第一句的字面直译便可成为这种解读的最有力的印证,因为老子把“不知有之”列做“太上”。
逐句解读: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解读:
如果一个人不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那是太上。如果一个人得到别人的亲誉,那是其次。如果一个人让别人害怕,那是更次。如果一个人让别人欺负,那是最次。
原文: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译:
人能守的信用以及人对他人的信心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说多了,就很难完全做到自己所说的,一旦一个人所做的与他所说的不一致,别人就会指责并他不信任他。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少说话。只要把事做成了,大家就会说“我早就知道是这么回事了”。
全章白话直译:
如果一个人不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那是太上。如果一个人得到别人的亲誉,那是其次。如果一个人让别人害怕,那是更次。如果一个人让别人欺负,那是最次。
人能守的信用以及人对他人的信心都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说多了,就很难完全做到自己所说的,一旦一个人所做的与他所说的不一致,别人就会指责并他不信任他。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少说话。只要把事做成了,大家就会说“我早就知道是这么回事了”。
讨论:
正如我前面在简评中提到的,如果把本章的第一句简单地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将老子的思想解释为要人们逃避现实。但是,回到《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来,“道可道,非常道。”人们的语言表达都是有局限性的,老子在《道德经》一开始就已经承认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在解读《道德经》时应该避免刻板地硬抠局部的一句话的字面意思,而应该从整体的意思来进行解读。如果老子要人们什么也不做,就不需要写五千言的《道德经》来告诉大家他所了解的如何顺应天道的道理了,也不会告诉大家要无为而无不为了。在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一章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其实,老子在本章开头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表面上是在讲社会效果,实际上是把自我的心态与社会效果相结合地讲。我们现在从这个角度再来重新看一下应该怎样来解读这几句话。
第一句“太上,不知有之”所要强调的是人们在内心中不要去追求让别人知道自己,而不是强调从效果上来回避让他人知道自己;不过既然能有这种心态,即便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要在乎,老子认为这才是最高的境界。这与老子在《道德经》中通篇所主张的不要贪欲,不要贪功,要无为的思想是一致的。
第二句“其次,亲而誉之”既是在强调心态也是在讲实际效果。从心态的角度来说,如果达不到根本不在乎别人是否知道自己的那种“太上”的境界,那么希望得到别人的亲誉的心态也是不错的;而从效果来说,对于持这种心态的人来讲,能够有别人的亲誉是一件很好的事(而对于持前面太上的心态的人来说,不应该这么看,因为那样就不是太上了。但并不等于说要刻意地去回避别人的注意。当然,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老子把它列为太上。)
第三,四句“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也都是既强调心态也讲实际效果。意思是比较次一点的心态是希望别人怕自己的心态,相应地比较次一点的实际效果也是别人怕自己。最次的就是因为被他人欺辱而害怕别人的心态,而相应地老子认为最次的状态就是被他人欺辱的状态。
博客内容由慕容青草提供, 請直接咨询慕容青草了解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