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道德经》---(3,4章)
2010-08-29
第 三 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简评:
按照现代人的道德文化标准,老子的这一章应该说是整本《道德经》中最负面的。过去2500来年的人类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老子在这一章中的见解是不对的。但是,如果我们抛开这一章的社会实践效果,从这一章自身的论述特点来看,这一章完全符合老子的在整本《道德经》中所依循的思维方式:从对客观的观察出发来理解道,然后从对道的理解出发来得出应对生活的方略。
虽然老子在这一章中所表达的愚民思想是错误的,但是他对客观的一些观察 本身并没有完全错:一旦尚贤,确实会引起人们为了贤士的名头而争斗(但是不尚贤并不等于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争斗,只是会少些);一旦使难得之货有了市场,确实就会增加使人偷盗的诱惑力(但是难得之货并非导致偷盗的唯一原因);一旦公开刺激人们的本能欲望,确实使人们普遍心浮乱,而且导致一些人追求刺激(但是刺激总是存在的,只不过形式 不一样而已)。在一群无知无欲的人当中,智者确实就不太容易有市场。
老子在把对客观的观察运用于社会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他在看到近期因果关系的同时忽略了社会逻辑的长远效应,也忽略了他自己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所说的“进道若退”的道理,而且通过特意的作为来使百姓无为本身就违反了无为的意义。
不过,回到《道德经》的第一章所说的“常有,欲以观其徼”,对一个理论的局限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理论本身。因为看到了局限就离下一个“玄之又玄”的大门更近了。
逐句解读: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解读:
不在社会上推崇贤能之士,大家就不会彼此比较谁的本事更大,便少了争斗;不让要让难得的货品在市场上有昂贵的价格(也就是说,尽管难得,也应该和其它价格一样,谁先来谁先买---这显然既违背人的本性,也违背了按需所得的意思。有些难得的货品有其特殊的功效,便宜了会被并无此需要的人浪费掉,而贵一些,有特别需要的人即便勒紧裤带也要买),这样就不会有人被贵重的东西诱惑而去偷盗,不要让社会上出现可以诱惑起人们欲望的事物,因为人民的欲望一多了心里就会乱了。
原文: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读: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的方式,是让人心中无欲无念,腹中不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要制造一个众人既无知也无欲望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那些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有市场因而也不敢作为。这样向着大家都无为的方向去作,则天下大治。
全文白话直译:
不在社会上推崇贤能之士,大家就不会彼此比较谁的本事更大,便少了争斗;不让要让难得的货品在市场上有昂贵的价格,这样就不会有人被贵重的东西诱惑而去偷盗,不要让社会上出现可以诱惑起人们欲望的事物,因为人民的欲望一多了心里就会乱了。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的方式,是让人心中无欲无念,腹中不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要制造一个众人既无知也无欲望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那些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有市场因而也不敢作为。这样向着大家都无为的方向去作,则天下大治。
讨论:
这一章存在的两个严重的问题是:一是从简单的因果关系出发,对于可能造成社会风气败坏的因果关系的反制的措施。这一类的错误在人类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很多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老子在这一章中就犯了这个错误;二是混淆个人与社会的逻辑界限。个人与社会在逻辑上的不同一直是人类哲学认识的一个薄弱点,在跨越对个人与社会的界限,把对个人的约束要求运用于他人时,人们常会由于把握不好社会逻辑与个人逻辑之间的区别而走向偏激,今天也同样如此。老子针对人类的伪智与过渡欲望而主张个人的为无为是很有道理的,从个人看到社会而主张在社会事务中也为无为事无事,不要因为功利而故意作为也是积极的,但是,在这一章中提出的人为地去创造一个无法作为的社会环境这一点本身就既与个人的“为无为”相矛盾,也与他本人要统治者在社会性实践中“为无为,事无事”的思想相矛盾。
第 四 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简评:
这一章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次对什么是道进行文字上的探索。老子不象很多读者以为的那样在开篇第一章来讨论什么是道,而是在提出了他的相对真理观,相对价值观,相对自然观,以及圣人应该如何教导他人及不贪欲,并如何可以不让他人贪欲之后来进行他对道是什么的第一次的探讨是有深意的。第一,他自知他对道本身的描述是不可能全面的;第二,他对读者们迷信权威,喜欢定义式思维的懒惰很了解;第三,他不想误导读者。基于这三点,所以他想在他对道进行描述之前,先让读者有“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准备。可是他没想到,读者们比他设想的还要刻板,居然把他对于“道可道,非常道”的论述当作了对道本身的描述,而且一错就是两千多年。除了前面这三点之外,还有第四点,那就是他对自己对道的抽象认识还是很欣赏很得意,不想因为读者的误解而破坏了自己的心得。
逐句解读: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解读:
道是无处不在,充满世间的,但是当人们使用道的时候,它也会表现出象实物那样地少许减少一点。道很深远,万物都好像是从它那里来的,做任何事都离不开道,而且道也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原文: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解读:
虽然道那么厉害,人们却感觉不到道的锐利,世间的复杂在道那里都消失了,道也不发出令人目眩的光芒,就如同尘土那样地平凡。
原文:
湛兮,似或存。
解读:
道如清纯的深水一样清澈透明,人们既看不到它,但又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原文: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读:
我不知道由何而生,但是我相信道比我们所能看到的万象中的最早的景象存在得还要早。
全章白话直译:
道是无处不在,充满世间的,但是当人们使用道的时候,它也会表现出象实物那样地少许减少一点。道很深远,万物都好像是从它那里来的,做任何事都离不开道,而且道也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讨论:
本章对道是什么的讨论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而用之或不盈”这句话。对这句话的解译有很多版本,但都是带有译者自己先入为主的认为道应该是取之不绝的看法, 而不是细心地去揣摩老子当时的心境,不是想与作者的思路达到默契,而是简单地用作者的文章来凑自己的论据。其实,这里的“而用之或不盈”的意思应该是它的字面直译的意思,即“用了之后就会少一点”,这与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所说的“弱者道之用”的意思是一致的。那么既然老子把道看作是天地之始,天地在他看来都不会死,道怎么会用了就少了呢?老子在这点上自有他的逻辑解释,虽然道用了就少,但是并不等于道会被用完,因为老子认为有无本来就可以相生的。
博客内容由慕容青草提供, 請直接咨询慕容青草了解相关问题。
|